6月25日,202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其中,以東南大學毫米波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崔鐵軍院士為主要完成人的“信息超材料”獲得本年度“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
崔鐵軍,九三學社中央委員、社江蘇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現(xiàn)任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毫米波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崔鐵軍長期從事電磁超材料和計算電磁學研究,提出用數(shù)字編碼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創(chuàng)建了信息超材料新體系;率領團隊研制出自主可控的大型專用電磁仿真軟件。發(fā)表學術論文700余篇,被引用69000余次、H因子127,連續(xù)多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學者。研究成果入選2010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6年中國光學重要成果、202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獲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22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2023年首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前沿科學獎、2024年IEEE通信學會馬可尼獎等。
獲獎項目簡介:
長期以來,超材料一直用等效物理參數(shù)表征,通過控制物理參數(shù)及其分布調控電磁波,帶來很多新的物理現(xiàn)象和應用。然而,超材料一旦制備其功能即被固定,不能對電磁波實時調控,也難以和信息理論與方法有效結合。為改變這種局面,崔鐵軍于2014年首次提出用數(shù)字編碼表征超材料基元、通過數(shù)字基元的編碼序列控制電磁波的新思想。將開關二極管集成到超材料基元,使其數(shù)字狀態(tài)實時切換;用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控制數(shù)字編碼序列,實現(xiàn)了電磁場與波的實時操控,提出并研制了首個現(xiàn)場可編程超材料,使同一個超材料平臺能實現(xiàn)千變萬化的功能。目前,可編程超材料的概念已被國內外同行推廣到聲波、光波、熱學和力學超材料等領域。更重要的是,數(shù)字編碼表征使超材料有能力在電磁空間上進行數(shù)字信息操作與處理?;诖?,崔鐵軍于2017年進一步提出了信息超材料的概念,把超材料電磁物理空間和數(shù)字空間融為一體,在實時操控電磁場與波的同時完成數(shù)字信息的傳輸、處理與調制,在國際上創(chuàng)建了信息超材料新體系。目前,基于信息超材料的電磁信息論、新體制無線通信架構、新體制微波成像與感知系統(tǒng)、可編程智能計算系統(tǒng)已初見雛形;智能超表面作為6G關鍵使能技術備選方案,正在IMT-2030框架下推動進入6G國際標準。
據(jù)悉,陳嘉庚科學獎以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其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共同出資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旨在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chuàng)性科學技術成果。該獎設立6個獎項,分別是數(shù)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依托中國科學院學部平臺組織評審,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獎項每次不超過1個項目獲獎。
(來源:九三學社宣傳部據(jù)光明日報、央視新聞、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等信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