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國科學家完成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這一成果深深地震撼了剛從大學畢業(yè)的王志珍。1970年前后,探索胰島素的分子結構、功能以及合成機理的研究遜色展開,她抓住這輛疾馳而來的火車,從此與蛋白質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的幸福與快樂也從此與實驗室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吾家吾國節(jié)目組主持人王寧帶你走近蛋白質這一生命之基,為你展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王志珍作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攀登之路上的艱難與光榮。
信念感:科學之舟
鏡頭面前的王志珍院士謙遜、低調,自認為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也不是科研天才,這恰恰證明了,在她的生命中,是努力與熱愛搭成了成為科學家的道路。在主持人王寧面前,王志珍院士坦率地說:“在實驗室里我才覺得踏實、快樂、幸福。”
王寧:我看到您的履歷,七十年代您開始搞研究,其實那個時候搞研究不是很容易。
王志珍:我那時候就找我們的黨支部書記,就天天找他。我就說我要工作,所里頭任何工作,只要不要讓我坐著沒事,我都可以。
王寧:我能用軟磨硬泡形容您的經(jīng)歷嗎?
王志珍:我那個時候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是有緊迫感,覺得我需要工作。
蛋白質:生命基礎
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科研成員都很年輕,在“我們要做一件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的口號指引下,震驚中外的科研成果面世——他們前無古人地合成了牛結晶胰島素這樣一個蛋白質。循著前人的腳步和精神,王志珍逐漸走向蛋白質研究的更深處。1983年,在鄒承魯?shù)膸ьI下,王志珍所在的團隊開始了“胰島素A、B鏈相互作用研究”,這個被稱為“老題新做”的基礎研究,持續(xù)了十年,王志珍和同事做了數(shù)不清的實驗,最終從多個層面闡明了AB鏈相互作用的內(nèi)在規(guī)律。
王寧:要找到其中的原因,最先要解決的是什么?
王志珍:最重要的就是這兩條鏈為什么能夠相認,互相識別。最后我們認為,這個胰島素的A鏈跟B鏈,它的“認識”的基礎是因為它的氨基酸的序列已經(jīng)決定了,它們已經(jīng)有一定的結構了。
王寧:就像咱倆在一個屋里,一定是有機會讓咱倆見到面。
王志珍:是因為我們長成人的樣子,所以我跟你用兩只手交叉的方式握手。但假如說你長的樣子不是這樣,是一個球,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寧:您對于這個研究最大的貢獻,現(xiàn)在回頭想,您覺得在哪?
王志珍:就是用了這個酶,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用它作為一個催化劑,來研究AB鏈之間的相互作用。
自信心:人生關鍵
80年代末,英國科學家提出了“分子伴侶”的概念,王志珍認為,她所研究的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侶”,并將這一假說發(fā)表在國際學術雜志上。向科學界權威發(fā)起挑戰(zhàn),在實證面前,她的假說獲得了國際公認。此后,她獨立領導的實驗室繼續(xù)對假說中提到的酶進行深入研究,持續(xù)至今已超過30年。在崎嶇的科學小路上攀登,他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前人未見的風景。
王寧:大家一說到女科學家,可能在科研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承受力。
王志珍:大學生到念研究生,到念博士,哪怕是博士后,性別比差不多就是男生女生一半一半,博士后以后開始就分開了,男的比率就往上走了,女的比率可能就向下走了。
王寧:為什么?
王志珍:這個原因我想是兩個,一個就是性別分工,就覺得男的應該往上走,女性就做做后勤部長就可以了。還有一個,就是女性自己還不夠自強自立,女性可以數(shù)理化學得非常好,其實女生跟男生的智力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王寧:所以這提出的挑戰(zhàn)是女性不要給自己設限。
王志珍:我覺得這個最重要。
(來源: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吾家吾國丨專訪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王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