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槱(1917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船舶設計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八、九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楊槱,號君樸,江蘇省句容縣人,1917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先后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小學、南京金陵中學初中學習,1932年考入廣州培正中學。廣州地處中國南大門,南北來往的船很多,他從小就對船著迷,曾寫過《廣東造船簡史》的文章。1935年,楊槱在培正中學畢業(yè),同年赴英國留學,就讀于格拉斯哥大學造船系,1940年3月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畢業(yè),榮獲一等榮譽學士學位。
1940年5月,楊槱歸國。他先在內(nèi)遷到昆明的同濟大學造船組任講師,繼入重慶民生機器廠任副工程師,開始從事船舶設計工作。1941年10月,他去重慶商船學校造船科任教,講授造船原理、實用造船學和船舶設計等課程。1943年,重慶商船學校解散,造船科并入國立交通大學,并成立造船系,他任教授兼重慶民生機器廠工程師。1944年11月,他作為中國海軍造船人員赴美服務團團員去美學習考察,到美國東海岸各地船廠及有關船舶學校實習。
1946年1月,楊槱回國,到海軍江南造船所任工程師,同年5月赴海軍青島造船所任工務課長,1948年調(diào)任上海海軍機械學校教務組長兼海軍江南造船所工程師。1949年,上海海軍機械學校遷馬尾,后搬去臺灣,他毅然回滬,迎接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他任同濟大學教授兼造船系主任。1949年11月到大連旅大行政公署工業(yè)廳工作。1950年,大連造船廠建廠委員會成立后,他任工務處長。1952年1月,楊槱出任中蘇造船公司副總工程師,1953年10月,調(diào)第一機械工業(yè)部船舶工業(yè)管理局任工程師。1954年5月,他調(diào)任大連工學院教授兼造船系主任。1955年2月,大連工學院造船系并入交通大學,他出任交通大學副教務長。1956年9月,上海造船學院成立,他任教務長。1957年9月,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與上海造船學院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他任副教務長。1964年9月,他任上海交通大學教務長兼造船系主任。197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成立,他任所長。1990年,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教授。198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立,他當選為學科評議組成員,并任船舶工程(含海洋工程)學科評議組組長。
幾十年來,楊槱為發(fā)展中國當代船舶工業(yè)歷盡艱辛。他主持并參加設計“瀛州”號巡邏艇、15000噸自卸運煤船、5000噸近洋干貨船、15000噸經(jīng)濟型遠洋干貨船等多型船舶。他主持并領導制定了我國第一個《海船穩(wěn)性規(guī)范》,推動了我國船舶穩(wěn)定性的研究工作。從1963年起,他指導研究生對被動式減搖水艙進行了大量系統(tǒng)試驗,研究結果被廣泛采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他開始從事水運和海洋工程系統(tǒng)的技術與經(jīng)濟論證方面的研究,促進了這門學科在我國的發(fā)展。他首先發(fā)起研制海洋貨船設計計算機集成系統(tǒng),主持編制的《主要尺度分析程序》與《型線設計程序》等已編入該系統(tǒng),對我國造船科學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槱是中國船舶設計學科的開拓者。早在20世紀40年代,他就從事船舶設計工作,研究提高川江船舶航行性能,以克服險灘急流,保證船舶的穩(wěn)性,解決了以往川江船舶容易翻沉的問題,相繼發(fā)表了《川江船型之檢討》、《川江枯水船之穩(wěn)度》、《造船工程的生產(chǎn)計劃和管制》和《對造船高等教育的一些意見》等論文。上述第一篇論文在1943年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上發(fā)表時,獲學會授予的三等獎。
為了新中國船舶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楊槱輾轉南北,從事造船廠的建設工作,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轉入高校從事教務領導和教學工作。雖然眾多的行政工作纏身,但他仍手不釋卷,孜孜以求新的知識。1960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海船穩(wěn)性規(guī)范》。該規(guī)范的制定不僅初步改變了中國以往無驗船規(guī)范的被動局面,而且隨之提出的幾十個研究課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船舶穩(wěn)性的研究工作。
楊槱是我國造船專業(yè)各學科中率先招收研究生的導師之一。20世紀60年代初,造船界興起研究船舶適航性和不規(guī)則波的高潮,他選擇“被動式減搖水艙”這一課題以期求得實際效果,并開始招收研究生。1963—1965年,他指導研究生從事減搖水艙的研究,在國內(nèi)從無到有建立了減搖水艙的模型試驗設備。1965年12月,由他的研究生完成的《被動式減搖水艙的模型試驗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的畢業(yè)論文,成為船舶設計部門設計被動式減搖水艙的重要參考資料。15000噸自卸式運煤船是他指導畢業(yè)班學生進行的一項新船型預研工作,通過對船上的卸煤裝置、煤倉布置和煤斗振蕩裝置等多項研究,認為當時在我國建造該型船舶是可行的,并制造了一個船模。20世紀80年代,我國航運和造船部門確認該型船舶對我國沿海煤運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5000噸經(jīng)濟型近海干貨船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他主持并與交通部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合作研制的一種船型。當時他率領研究生到福州、廈門、汕頭、廣州等沿海港口及某些船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分析了國內(nèi)外同類型船舶的有關資料,針對當時燃油價格高漲與該型貨船空載時適航性欠佳等問題,對船舶的服務航速、船艙布置與壓載等問題做了詳盡分析。其中部分研究工作得到承擔該型船舶技術和施工設計的上海船舶設計院同行的稱贊。該型船于80年代成批投產(chǎn)。
楊槱是我國應用電子計算機輔助船舶設計的積極倡導者、組織者和學科帶頭人。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電子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楊槱深感電子計算機技術對造船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倡導在船舶設計領域普及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他不僅身體力行,帶頭利用電子計算機革新船舶設計的全過程,而且?guī)雍徒M織國內(nèi)有關研究單位編制有關輔助船舶設計的計算機程序系統(tǒng)。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及培養(yǎng)的研究生首先編制了實用性較強的貨船主要尺度要素計算機程序,并得以廣泛應用。以后又陸續(xù)編制了一系列有關船體線型設計和船舶性能計算的計算機程序。他率先發(fā)起并與國內(nèi)有關單位聯(lián)合研制了“海洋貨船設計集成系統(tǒng)”,這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1980年國防工辦、交通部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在上述一系列工作的基礎上,1985年,他與兩位青年教師合編了《電子計算機輔助船舶設計》一書,被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評為優(yōu)秀教材。
20世紀70年代隨著國際船舶航運業(yè)的日益發(fā)展,船舶航運的經(jīng)濟性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在船舶設計時就考慮到航運的經(jīng)濟性,就有可能建造出成本低又符合訂貨者要求的船舶,使之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楊槱憑長期從事船舶設計工作的經(jīng)驗,在70年代中期就大力倡導和從事船舶技術經(jīng)濟論證方法的研究。他領導的科研小組與有關研究單位合作,分別對5000噸級近海干貨船、15000噸級遠洋貨船等進行技術經(jīng)濟論證,編制了計算機程序。1980年,他編寫了《工程經(jīng)濟在船舶設計中的應用》作為研究生教材,并率先招收船舶技術經(jīng)濟論證方面的研究生,有力促進了這門學科在我國的發(fā)展。
80年代中期以來,他指導研究生從事沿海和長江煤炭、石油、集裝箱運輸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旨在選擇最優(yōu)船型與船隊組成。在分析中既考慮到船、港口與航道的配合,也考慮到海上氣象、營運中的操作效率以及營運成本中的許多不確定因素。他的科研小組應用現(xiàn)代預測技術、運籌學和系統(tǒng)分析方法解決了水運系統(tǒng)中的船型分析和船隊規(guī)劃等問題。這方面的多項科研成果被國內(nèi)同行專家評為國內(nèi)首創(chuàng)。此外,他的科研小組應用電子計算機對水運系統(tǒng)運行的動態(tài)摸擬做過一些成功探索。
楊槱是我國造船科技發(fā)展史研究的奠基者。1962年,他撰寫的《中國造船發(fā)展簡史》,闡述了中國古今造船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以及興衰成敗之道,言簡意賅。此文在1962年舉行的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學術年會上宣讀時,引起較大反響。以后,他倡導造船界重視對我國造船史的研究,進而做到古為今用,總結和吸取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以加速中國當代船舶工業(yè)的發(fā)展。他身體力行,親自撰寫了《近代和現(xiàn)代中國造船發(fā)展史》、《秦漢時期的造船業(yè)》、《早期的航?;顒优c帆船的發(fā)展》、《對泉州灣宋代海船復原的幾點看法》和《鄭和下西洋所用寶船的進一步探索》等多篇論文。在他的積極推動下,1984年成立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研究會,1985年創(chuàng)辦了《船史研究》雜志,他是船史研究會的名譽主任委員。90多歲時,楊槱仍然筆耕不輟,相繼出版了《帆船史》、《輪船史》等著作。
楊槱不僅有豐富的經(jīng)歷,而且知識面很廣,加上他對國內(nèi)外造船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敏感性,故而在他所從事的一系列科研工作中無不貫穿他活躍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我國船舶設計和造船史研究領域中新技術和新思想的重要傳播者。楊槱不僅自己努力追求新知識,不斷進取,而且不忘培養(yǎng)接班人。他本人就培養(yǎng)了5名博士研究生和20名碩士研究生。對于后輩,他寄予極大的希望,常常給年輕人壓擔子,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學習和工作的條件,使他們能很快地成長,因此在他倡導和從事的學科領域中,人才輩出。對造船界前輩,他十分尊重,并經(jīng)常教導學生向他們學習。他一貫好學不倦,悉心追求;服從需要,發(fā)揮專長;艱苦樸素,謙虛謹慎;精心育人,為人師表。不論是學問和品德,他都是造船界后輩值得學習的榜樣。
楊槱分別于1962年、1979年和1986年當選為中國造船工程學會 、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和太平洋歷史學會的副理事長。他多次赴日本、英國、德國和美國參觀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推動了國內(nèi)外的學術交流活動。楊槱曾任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主要論著
1楊槱,川江枯水船之穩(wěn)度,中國造船工程學會,1943。
2楊槱,川江船型之檢討,中國造船,1948(1)。
3楊槱,對造船高等教育的一些意見,中國造船,1958(1)。
4楊槱,中國造船發(fā)展簡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1962年年會論文集,第二分冊,運輸船舶,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62。
5楊槱編著,船舶靜力學,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63。
6楊槱、裘泳銘,干貨船的主要尺度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78(1)。
7楊槱編著,工程經(jīng)濟在船舶設計中的應用,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講義,1980。
8楊槱、秦士元、胡達,干貨船的主要尺度的最優(yōu)化計算,中國造船,1981(1)。
9楊槱、張仁頤,多用途干貨船主尺度的確定和經(jīng)濟論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82(3)。
10楊槱,對泉州灣宋代海船復原的幾點看法,海交史研究,1982(4)。
11楊槱、張仁頤、仰書綱,電子計算機輔助船舶設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5。
12楊槱,鄭和下西洋所用寶船的進一步探索,船史研究,1986(2)。
13李湛、楊槱,江海直達船的適航性和經(jīng)濟性,中國航海,1988(1)。
14Zhan Li,Yu Yang,System Analysis of RiverSea Containers Transportation for Overseas Trade in Yangtze Valley,Marine Technology,1989,26(4).
15楊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艦船損害管制訓練,海軍工程學院學報,1989(1)。
16楊槱,山東蓬萊水城和明代戰(zhàn)船,蓬萊與登州古港,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89。
17李湛、楊槱、秦士元,一種江海運輸需求預測模型及其驗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89,23(6):50~58。
18楊槱,上海的運輸系統(tǒng)(英文),大阪府大學的學報,叢刊A,1990(39)。
19Zhan Li,Yu Yang,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Ship Fleets among the Coast and the Yangtze River Ports,International Shipbuilding Progress,Dec.1990,37(412).
20李湛、鄭險峰、楊槱,運輸船隊系統(tǒng)分析的一種模糊數(shù)學規(guī)劃模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1(2)。
21Zhan Li,Yu Yang,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Ship Fleets for the Yangtze River and Short Sea Transport,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Institution of Naval Architects Part B,Vol133,1991.
22楊槱,對船舶設計的一些回顧與展望,江南船舶設計,1992(2)。
23Yu Yang,Economy and Ufility of Ships for Riversea Throughtraffic,15Duisburger Kolloguium Schiffstechnik/Meerestechnik,1994.
24楊槱,論水上客運和客船的發(fā)展前景,上海造船,2001(1)。
25楊槱編著,輪船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26楊槱編著,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27楊槱編著,鄭和下西洋史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28楊槱、陳伯真編著,話說中國帆船,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7。
29楊槱、陳伯真編著,人、船與海洋的故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