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2021年3月26日),出生于江蘇吳江。微生物生物化學家、遺傳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蘇省吳江縣一個偏僻農村的破落地主家庭,父親沈時則受過中等教育,曾在鄉(xiāng)里教書,母親沈貞是農民,為人賢惠,閭里皆知。沈善炯7歲時入家鄉(xiāng)私塾,8歲后先后入泰來橋初級小學和同里高級小學。1931年到縣城進吳江中學念書。吳江中學學風淳樸,校長開明愛國,勉勵青年要努力讀書不忘救國,三年的初中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初中畢業(yè)后,他決定學農,考入江蘇省立蘇州農業(yè)學校。畢業(yè)后經(jīng)父母同意,靠借貸和出賣田地考入學費低廉的南京金陵大學農業(yè)專修科學習。1937年八一三事件爆發(fā)后,沈善炯未能隨學校西遷,只身流亡到廣西,入坐落于柳州的廣西大學農學院為借讀生。求學期間得識植物學家張肇騫教授,對他以后樹立從事遺傳學與生物化學研究的志向產(chǎn)生了影響。1939年他轉入云南昆明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生物系。由于他勤奮努力,成績優(yōu)異,成為生物系教授張景鉞的得意學生。1942年自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后,沈善炯入清華大學農業(yè)研究所,隨戴芳瀾教授研究真菌。1945年,經(jīng)張景鉞介紹到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6年,沈善炯隨張景鉞到北京大學植物系工作,任研究助教。
1947年,經(jīng)張景鉞介紹,沈善炯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獎學金赴美留學,專修生物化學遺傳學。他的導師是NH霍羅威茲(Horowitz),副導師是著名有機化學家L切赫梅斯特(Zechmeister)。為了補充化學基礎,他輔修有機化學。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是分子生物學的搖籃,云集著一批杰出的科學家,濃厚的學術空氣對沈善炯產(chǎn)生很大影響,他刻苦求學,取得優(yōu)異成績,1950年6月獲得博士學位,經(jīng)導師介紹去威斯康星大學生化系當博士后研究員。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愛國學者紛紛要求回國,他辭去威斯康星大學的聘約,于8月31日和100多位留美學子一道,登上從洛杉磯開往香港的“威爾遜總統(tǒng)號”輪船回國。
當輪船經(jīng)過日本橫濱時,他和另外兩名中國學者遭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無理扣留,并被投入位于東京下野的巢鴨監(jiān)獄。關押期間,國民黨駐日官員游說他們去臺灣,并答應只要去臺灣或者回美國工作,就可以營救他們出獄,被他們堅決拒絕。經(jīng)過中國一些社團的積極營救,10月31日,他們被帶出監(jiān)獄,移交給國民黨駐日代表團。國民黨官員仍勸說他們去臺灣,并拿出一份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邀請他們3人任臺灣大學教授的電報;還讓沈善炯等將眷屬的地址告訴他們,稱可以設法接她們去臺灣。對此,沈善炯等仍明確拒絕。11月17日,他們終于乘船離開橫濱,并于當月21日回到祖國大陸。
經(jīng)談家楨和丁振麟教授的介紹,沈善炯入浙江大學醫(yī)學院生化科任副教授。1952年轉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副研究員。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擴建為植物生理研究所,他任微生物生理組組長,從事抗生素的研究,1956年升任研究員。1958—1959年經(jīng)蘇聯(lián)科學院恩蓋赫特(Engdhardt)院士推薦,去莫斯科蘇聯(lián)醫(yī)學研究所,在著名生化學家A布朗斯坦(Braunstein)實驗室工作一年,研究細菌的氮同化。歸國后,中國科學院在上?;I建微生物研究所,他被任命為副所長,主管業(yè)務。1961年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又歸并到植物生理研究所,他仍任副所長,先后協(xié)助羅宗洛、殷宏章兩位所長負責學術工作。
沈善炯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古瓶菌和鏈孢菌的研究。沈善炯在清華大學農業(yè)研究所時,在真菌學家戴蘇瀾的指導下研究古瓶菌。他的第一篇論文被推薦發(fā)表在1944年的《美國植物學雜志》,這項工作糾正了前人對古瓶菌的錯誤描述。1947—1950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當研究生時,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鏈孢菌的甲硫氨酸合成和酪氨酸酶,發(fā)現(xiàn)鏈孢菌酪氨酸酶的形成受溫度和含硫化合物的抑制。他的導師霍羅威茲根據(jù)他的發(fā)現(xiàn),深入研究了酶的結構和誘導問題,豐富了基因和酶的學說。
其次是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的研究。沈善炯從1953年開始從事抗生素的研究。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抗生素生產(chǎn)幾乎是空白,一些發(fā)達國家禁止對我國出口,我國必須自力更生,這是一項急迫的國家任務。沈善炯主要承擔研究金霉素和鏈霉素的生物合成。他發(fā)現(xiàn)金霉菌分解己糖時,戊糖循環(huán)的運轉與金霉素的合成有關。根據(jù)實驗推論,金霉素分子的芳香族環(huán)部分,來源于1,7二磷酸景天糖,而磷酸鹽抑制金霉素的合成在于終止了戊糖循環(huán),結果抑制1,7二磷酸景天糖的合成。在這個結論的指導下,生產(chǎn)部門采取限制磷酸鹽濃度的發(fā)酵培養(yǎng)基,有效提高了金霉素的生產(chǎn)。在研究鏈霉素的生物合成中,他和學生們證明了鳥氨酸循環(huán)的作用。精氨酸是鏈霉素鏈胍部分脒基的來源,這種由精氨酸與鏈胍之間的轉脒基反應,后來由他的學生證明僅在鏈霉素合成開始時即所謂獨特期(idio-phase)進行,說明鏈霉素的合成受時態(tài)控制。沈善炯等在抗生素研究上的成績,在學術上和生產(chǎn)實踐上都有重要價值。該項成果獲1955年中國科學院成果獎(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評獎,定名中國科學院獎,后改為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沈善炯和他的學生在鏈霉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作用于煙酰胺輔酶的煙酰胺核酸酶,這個酶與核酸緊密結合,對熱和許多蛋白質變性劑有高度穩(wěn)定性,只有經(jīng)核酸酶處理后才顯出其對pH的最適活性和其他特性。這種酶復合物的生理功能引起科學家的興趣。在鏈酶菌中他們還發(fā)現(xiàn)能使木糖轉變?yōu)槟就堑哪咎钱悩嬅?。可惜當時沒有測定這個酶對己糖的作用,后來這個發(fā)現(xiàn)為日本Sanmatsu kogyo公司所應用,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而獲得很大利潤。該公司在獲得專利后,特派人到中國來向沈善炯致謝。
在研究細菌的氮代謝時,沈善炯和他的學生在蘇聯(lián)布朗斯坦實驗室發(fā)現(xiàn)芽孢桿菌中普遍存在丙氨酸脫氫酶(ADH),但測不到谷氨酸脫氫酶(GDH)的活力,只發(fā)現(xiàn)與GDH呈血清交叉反應的同源蛋白。后來他們應用誘變劑處理地衣芽孢桿菌獲得有活力的GDH。推測這個變化發(fā)生在GDH結構基因轉錄后期,使無活性GDH蛋白變成有活性。這個發(fā)現(xiàn)引起國外生物化學家的注意,認為在生物演化上有重要的意義。
在研究細菌的糖代謝時,1963年他和學生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xiàn)甲基乙二醛的合成酶,實驗指出己糖可以由3-磷酸二羧基丙酮經(jīng)甲基乙二醛而形成乳酸的支路進行代謝,磷酸鹽對這個支路代謝起調節(jié)作用。6年以后英國的RA庫泊(Cooper)和A安德森(Anderson)才報告同樣的發(fā)現(xiàn),但他們承認最先發(fā)現(xiàn)者是沈善炯和他的學生。
再次是對固氮基因的結構和調節(jié)的研究。從1974年起,沈善炯研究自生固氮細菌的結構、表達和調控的一系列遺傳學問題。在研究肺炎克氏桿菌的固氮nif基因組的精細結構中,證實nif基因呈一簇排列,不存在所謂“靜止區(qū)”。在nif基因的分析方面,他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W布里爾(Brill)教授的實驗室合作,根據(jù)一個突變點nifC的位點以及它的互補現(xiàn)象,指出nifJ蛋白是由相同的兩聚體組成。他們通過nifH上游區(qū)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以及基因融合試驗,最終確定nifJ的啟動子其轉錄方向與nifF相同,但與其他nif基因相反。
在研究nif基因的調節(jié)方面,沈善炯最早應用克隆技術,證明nifA蛋白對nif基因的調節(jié)作用,他們還就氧和溫度等因素對nif基因的調節(jié)做了系統(tǒng)和較深入的分析。他的學生在1980年首先發(fā)現(xiàn)nif基因受溫度的阻遏主要是由于nifA蛋白對溫度的敏感性。提出了較完整的以nifA為中心的nif基因調節(jié)模式。1985年他們利用突變,以ntrC依賴性的nifH突變型做試驗,證實氧對負調節(jié)基因nifL的作用在于它使nifA蛋白失活,從而使nif基因不能激活。
在研究調節(jié)的分子機制方面,沈善炯和來他實驗室工作的博士后D歐(Ow)等采用結構基因nifH啟動子區(qū)的定點突變,發(fā)現(xiàn)共同性順序的某些核苷酸置換可以改變nifH啟動子對nifA蛋白的依賴性為ntrC蛋白的依賴性,沈善炯在1985年的第六屆國際固氮會議上應邀將這項成果做報告,此項工作被評為最近幾年來進展最快的工作之一,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他的實驗室被認為是研究固氮基因分子遺傳學的國際研究中心之一。
沈善炯等在自生固氮細菌遺傳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肺炎克氏桿菌的精細結構定位和特性研究獲得197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世紀80年代開始,沈善炯的實驗室開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遺傳學工作。工作的重點在細菌和宿主植物間的相互作用的遺傳學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苜蓿根瘤菌與宿主植物建立的共生固氮系統(tǒng)中,結瘤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的順序性表達。在1988年召開的第16屆國際遺傳學會上,沈善炯應邀對此做了專題報告。
此外,沈善炯還開展了植物分子遺傳學的工作。他們選擇研究大豆種子貯藏蛋白基因,其目的在于了解植物基因表達的組織專一性和時態(tài)控制。在研究大豆Gy4基因的結構和特性時,觀察到一些有意義的現(xiàn)象,如在基因的外顯子的多變區(qū)有類似可移動性因子的存在等。
沈善炯在科學上的成就以及對祖國科學事業(yè)所做出的貢獻,使他獲得國際上的聲譽。1978年加州理工學院在紀念T摩爾根(Morgan)建立生物系50周年所舉行的“基因,細胞和行為”的學術會議上,特邀請他做關于固氮基因的報告。美國南加州華人工程師和科學家協(xié)會,根據(jù)他在微生物生化和生化遺傳學研究上的成績,授予他杰出成就獎。1996年他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1997年獲陳嘉庚生命科學獎,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沈善炯曾任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化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論著
1San-Chiun Shen,A Form of Sporophlyctis Rostrata with Ciliated Spores,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44(1):229~233.
2Horowitz,NH,Shen,SC,Neurospora Tyrosin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52(197):513~520.
3沈善炯、單慰曾、洪孟民、謝瑞寶、陳俊標、宋鴻遇、殷宏章,金霉菌的生理與金霉素的生產(chǎn)Ⅰ,接種培養(yǎng)基對于金霉菌的代謝和抗生素產(chǎn)量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1954,4(1):75~88。
4沈善炯、袁麗蓉,鐵離子抑制金霉素產(chǎn)量的原因和去除抑制的作用的研究,實驗生物學報,1956,5(2):262~271。
5陳善晃、金培松、童村、汪猷、殷宏章、沈善炯、單慰曾,有關金霉素試制的菌種選育、發(fā)酵及提煉的研究,科學能報,1956(1):73~74。
6沈善炯、宋鴻遇、陳俊標、洪孟民、殷宏章,金霉菌的生理與金霉素的生產(chǎn)Ⅲ,磷酸鹽對于金霉菌的糖的利用和金霉素合成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1956,5(2):249~261。
7沈善炯、單慰曾,金霉菌的生理與金霉素的生產(chǎn)Ⅱ,金霉菌菌株間的混合培養(yǎng)和金霉素合成的研究,實驗生物學報,1957,5(3):461~472。
8Shen,SC,Chen,JP,Koo,TA,Pentose Metabol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Orthophosphate on the Paths of Sugar Degradation of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Scientia Sinica,1958(8):733~745.
9Chen,JP,Shen,SC,Mannose Isomerase of Xanthomonas Phaseali,Acta Biochimica Sinica,1958(1):173~179.
10Hong,MM,Shen,SC,Braunstein,AE,Distribution of L-alanine Dehydrogenase and L-glutamate Dehydrogenase in BasilliBiochi et Biophys,Acta,1959(24):929~937.
11沈善炯、洪孟民、蔡瑞珠、陳蕙珠,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抗鏈霉素特性轉變因子的研究,生化學報,1960,3(1):1~8。
12Shen,SC,Chen,JP,Hsu,ML,Wang,H,Evidence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Guanido-group of Streptidine During Streptomycin Synthesis,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2,1962,(4):253~259.
13王孫倫、沈善炯,鏈霉菌的煙酰胺核苷酸酶,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報,1963,3(3):384~394。
14Hsu,ML,Shen,SC,Repress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Enzymes System of Acetolactone Synthesis in Bacillus Polymyxa,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4):314~321.
15Hsu,TY,Shen,SC,D-xylose Isomerase of Streptomyces Griseus,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4):342~350.
16Wang,SL,Chen,JP,Shen,SC,NaD(P)Nucleosidase of Streptomyces Griseus,Scientia Sinica,1964(13):1221~1233.
17Wang,SL,Chen,JP,Shen,SC,The Enzymic Conversion of 3-phosphoglyceraldehyde into Methylglyoxal,Scientia Sinica,1964(13):167~168.
18Hsuch,CT,Chin,JC,Yu,YY,Chen,WC,Li,WC,Shen,MC,Chiang,CY,Shen,SC,Genetic Analysis of the Nitrogen Fixation System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Scientia Sinica,1977(20):807~817.
19沈善炯,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遺傳系統(tǒng)間的關系,科學通報,1977,22(1):17~25。
20Shen,SC,Genetics of Bacterial Nitrogen Fixation from Genes,Cells and Behavior 5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on the Founding of the Division of Biology,CalTech Edited by Norman Horowitz and Edward Hutchings Jr,1978,93~95.
21Stacey,G,Zhu,JB,Shah,VK,Shen,SC,Brill,WJ,Intragenic Complementation by the nifJ-coded Protei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Bacteriology,1982(150):293~297.
22Kong,QT,Wu,QLSyvaneu,M,Lin,ECC,Shen,SC,Effect of nifA Gene Product on Expression of lacZ under nifH Promoter in Escherichia Coli,Scientia Sinica,1982,25(10):1061~1070.
23Shen,SC,Xue,ZT,Kong,QT,Wu,QL,An Open Reading Frame Upstream from the mifH Gen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Nucleic Acid Researches,1983(11):4241~4250.
24Zhu,JB,Yu,GQ,Wang,LW,Shen,SS,Shen,SC,Effect of nifA product on Derepression of the nif Gene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Advances in Nitrogen Fixation Research,1984,752.
25O(jiān)w,DW,Guo,Q,Xiong,Y,Shen,SC,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Klebsiella Pneumoniae Nitrogenase Promoter:Sequences Essential for Positive Control by nifA and ntrC(glnG) Products,JBacteriol,1985(161):868~874.
26O(jiān)w,DW,Guo,Q,Xiong,Y,Zhu,JB,Shen,SC,Regula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Nitrogen Fixation Gene Promoters by Regulatory Proteins ntrC,nifA and nifL,Nitrogen Fixation Research Progress,1985,461~467.
27Kong,QT,Wu,QL,Ma,ZF,Shen,SC,Oxygen Sensitivity of nifA Promoter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Bacteriol,1986(166):353~356.
28Zhu,JB,Li,ZG,Wang,LW,Shen,SS,Shen,SC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nifA Like Gene in Enterobacter Cloacae,JBacteriol,1986(166):357~359.
29Xue,ZT,Xu,ML,Chuang,NL,Shen,W,Shen,SC,Two Expressed Copies of Glycine Gy4 Gene Subfamily in Wild Soybean Glycine Soya,Scientia Sinica,1987,30(12):1289~1297.
30Shen,SC,Wang,SP,Yu,GQ,Zhu,JB,Expression of the Nodul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Genes in Rhizobium Meliloti during Development,Genome,1989(31):354~360.
31Xue,ZT,Hus,ML,Shen,W,Zhuang,NL,Shen,SC,Characterization of Gy4 Glycinin Gen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CV Forrest,Plant MolBiol1992(18):897~908.
32Yu,GQ,Zhu,JB,Gu,J,Deng,XB,Shen,SC,Evidence That Nodulation Regulatory Gene nodD3 of Rhizobium Meliloti is Transcribed from Two Separate Promoters,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3,36(2):225~236.
33Yu,GQ,Zhu,JB,Gao,YF,Shen,SC,F(xiàn)urther Studies on Structure of nodD3 Gene in Rhizobium Meliloti—Analysis of 5'non-coding Region of nodD3 and It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1994,37(8):975~983.
34Deng,X,Shen,SC,Structure and Oxygen Sensitivity of nifLA Promoter of Enterobacter Cloaca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1995,38(1):60~66.
35Wu,T,Zhu,JB,Yu,GQ,Shen,SC,Inhibition of Nodule Development by Multicopy Promoters of Rhizobium Meliloti nif/fix Genes,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5,38(9):1108~1116.
36Gao,YF,Wu,T,Zhu,JB,Yu,GQ,Shen,SC,Characterization of Sequences Downstream from Transcriptional Start Site of Rhizobium Meliloti nifHDK Promoter,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1997,40(2):217~224.
37Xiao,H,Shen,SC,Zhu,JB,Binding of Activator SyrM to the Site of nodD3 P1 Region of Rhizobium Meliloti,Science in China(Series C),1998,41(2):157~162.
38Xiao,H,Shen,SC,Zhu,JB,NifL,An Antagonistic Regulator of NifA Interacting with NifA,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1998,41(3):303~308.
39陳昌斌、戴小密、俞冠翹、沈善炯,組成型nifA對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fredii)HN01lux結瘤固氮效率的促進作用,科學通報,1999,44(5):529~533。
40朱冰、戴小密、朱家璧、俞冠翹、沈善炯,苜蓿根瘤菌nodD3 P1啟動子下游序列的調節(jié)功能,科學通報,1999,44(21):230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