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楊鐘健逝世30周年。當天,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西北大學、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在北京舉辦座談會,紀念楊鐘健對科學事業(yè)做出的貢獻,深切緬懷他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
楊鐘健(1897年6月1日至1979年1月15日),出生于陜西華縣。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是九三學社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常委。他歷任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編譯局局長、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校長、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榮獲多項自然科學獎項。
楊鐘健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理科地質系,1923年畢業(yè)后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深造,師從國際古生物大師布羅里和施羅塞教授,攻讀古脊椎動物學科,并以開篇《中國北方嚙齒類化石》優(yōu)秀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8年楊鐘健回國,領導新生代研究室(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前身)及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發(fā)掘;1929年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fā)現,極大地支持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力抨擊所謂“上帝創(chuàng)造人”的唯心論,一改以往對人類演化歷史的認識。他的有關爬行類研究成果和論著,對實證“大陸漂移學說”具有重大學術價值。“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堅持不懈親赴野外考察達50年,足跡遍及全國20幾個省、市、自治區(qū),發(fā)表論文共計674篇,在新生代地層和古脊椎動物研究方面造詣尤深,為本學科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由于科學成就杰出,他分別被推選為莫斯科自然博物工作國外者、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委員和英國林耐學會會員。至今,楊鐘健的照片依然與達爾文、歐文一起掛在最負盛名的大英博物館內,象征人們對國際科學巨匠的尊敬。
與會人員認為,楊鐘健的一生,是秉性耿直、光明磊落、嚴于律己、淡泊名利、寬厚待人的一生,其優(yōu)良品格給后輩留下了光輝的榜樣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一貫堅持的艱苦樸素、勤奮、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著幾代科學工作者。他把畢生的全部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和教育事業(yè),他的卓越成就如同一座宏偉的豐碑,受到后輩的尊崇。
2009年適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創(chuàng)立80周年,80年來研究所的幾代科學工作者秉承楊鐘健的科學精神和工作作風,努力開創(chuàng)著中國古脊椎動物學與古人類學學科研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目前,研究所已經成為當今國際上本學科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在多學科領域的研究已居世界前沿。
來自全國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100余人出席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