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龍學兄:
闊別五十有四年矣,魚沉雁斷,尺素鮮通。猶意少時共游于至圣宮旁,晨讀于葫蘆池畔,光陰恍惚似昨。
當年分袂后我兄燕京深造,繼向奔赴革命。弟則自滬上大學畢業(yè)后即廁身家鄉(xiāng)教育界,至1971年始自華墅某校退休回家,滄桑歷盡,碌碌無成。所幸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喜見東風道上,形勢日好,情緒振奮,精神煥發(fā),軀甚康健。去年在老同學江蘇省離休干部張志強(即鄭潮涌)支持下為母校杏春小學編寫校史,現(xiàn)已定稿。今年五月起又參加當?shù)匚奈锲詹楣ぷ鳌W杂X殘年有限,時間緊迫,愿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再發(fā)余熱,再放微光,庶不負此生。諒我兄當有同感。
鄉(xiāng)前輩劉半農、劉天華昆季為“五四”文壇之巨擘,藝苑之光華,譽滿海內外。人所共知,家鄉(xiāng)父老引以為榮。其西橫街故居,亦在本邑文物普查重點之列?,F(xiàn)經(jīng)勘察現(xiàn)狀,原有果木,竹林園地均已建成民房或拓成公路;正屋六間,一側廂,除門窗裝修外,基本無變動;前院內,天華先生手植之天竹二株,尚存活。全部房屋,當初劉家曾委托我兄之五姑母代管理,但文革前即由國家收管經(jīng)租招入六戶房客分住。五姑母則移居在杏春街幼女王婉珍婿陳正明家適在寒舍之隔壁,弟亦常去看望,五姑母高齡八十余,手足尚輕捷,但依附婿女生活老景欠佳,諸事并不順心,每憶我兄兒時狀貌及劉氏兄弟生平事,不勝唏噓。前日指點庭前兩個石礎,言及當年劉氏兄弟常在園中坐此石作早課,觸物傷情,竟凄然淚下。
縣文管部門雖有意恢復劉氏故居原貌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作為近代革命文物遺址之意,但籌措經(jīng)費、建房動遷、修葺屋舍、征集紀念性遺物,涉及的面甚廣,困難甚多。乃能否如愿,弟等猶感顧慮,現(xiàn)與二三經(jīng)查老友商量,認為我兄為革命傳統(tǒng)之發(fā)揚,劉氏紀念室之建成,必能竭誠贊助,克奏一言九鼎之效,則親親之情可逢,桑梓之誼可表。邑中父老亦感激不盡也,務懇我兄促成為幸。
故土情重,乃敢冒昧進言,至祁鑒諒。
蔣宇宗老師已作故,祝銓壽老師尚健在,囑代致殷殷問候之意并告?!翱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發(fā)如霜,歲月催人,韶光易老,東風寄意,不盡欲言”。
此致
敬禮
弟繆宇軒謹上
說明:
本人保存家父(民盟會員,解放前與金開誠同志有所交往)致前文化部部長朱穆之的書信。以表達一位老民主黨派成員對弘揚民族文化的赤子之心,以饗社友。
又,仲龍即朱穆之同志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