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直播官方版_爱爱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_爱爱直播安卓高清版下载

新型政黨制度與新中國一同走過的七十年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員會2019-08-13打印分享

新中國即將迎來她的七十華誕,而與新中國誕生一同確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也已走過70年風雨歷程?;仡櫰呤昵皡f商建國的歷史,不由得由衷地贊嘆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首創(chuàng)精神。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勝利召開,此次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做出關于中化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的決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是一次協商建國的大會,同時,它也是一次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的會議。從此,中共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風雨相伴,榮辱與共,肝膽相照,共同走過七十載風風雨雨。如今,這一“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越來越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新型政黨制度從確立到完善,七十載風雨兼程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伴隨著新中國建立之初多黨合作建國、協商民主建政而形成的。此前,中國也曾經歷議會制、多黨制及蔣介石的一黨專制等,均以失敗告終。1948年“五一口號”的發(fā)出,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緊密團結起來,催生了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誕生,“五一口號”因而成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奠基石。在隨后七十年里,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也曾歷經考驗,特別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遭受重創(chuàng),伴隨它的中國政黨制度也慘遭踐踏,作為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的人民政協幾乎陷于癱瘓,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1965年1月~1978年3月),13年間僅召開一次會議。各民主黨派被迫解散,許多民主黨派人士被扣上“右派”、“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而遭到迫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力挽狂瀾,撥亂反正,人民政協恢復工作,各民主黨派逐步恢復,改革開放拉開帷幕,才有了今天的日益強大的中國和今天的日趨完善,日益成熟的中國特色政黨制度。

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規(guī)范化、制度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40年。多黨合作制度的規(guī)范性文件從無到有、從廣義的制度化向具體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縱深方向發(fā)展。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第一次明確多黨合作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定位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明確多黨合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份文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的意義,它標志著多黨合作制度邁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93憲法把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正式載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2007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發(fā)布《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第一次明確闡述了多黨合作制度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jiān)督和維護穩(wěn)定的價值和功能,進一步完善了多黨合作制度理論體系。2015年中共中央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政黨協商”概念。同年5月,下發(fā)《中國共產黨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條例(試行)》,強調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明確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

七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一步步思想解放,一個個理論創(chuàng)新,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鮮活的生命力,成為可供世界上其他國家所借鑒的先進的治國理政新經驗。

二、十九大報告——新型政黨制度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基,其核心要義“合作”即深受中國傳統(tǒng)“和合”文化的浸染與滋養(yǎng),秉持了中華文化“和諧包容”的意蘊,因而得以行穩(wěn)致遠。

在“和合”文化的滋養(yǎng)下,我們黨始終保持開放和變革的姿態(tài),無論是古代傳統(tǒng)治理經驗,還是西方現代治理經驗,凡是有利于治理國家,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的,我們黨都積極接納吸收借鑒,正所謂“有容乃大”。因而能在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實現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優(yōu)勢;它克服了一黨制和多黨制的弊端,具有廣泛民主性的優(yōu)勢;同時它也具備了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在十九大報告中得以充分體現。

十九大報告從起草到提交審議,歷時整整一年。期間,中共中央組織了59家單位,就21個重點課題進行專題調研,形成80份調研報告;報告起草組分9個調研組,分赴16個省區(qū)市進行實地調研,還就一些問題請有關部門、25家國家高端智庫試點單位提交了專題研究報告。這些調研成果經提煉運用,形成報告初稿,進而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征求意見人數共4700余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6次座談會,直接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再經黨的十八屆七中全會審議通過,提交黨的十九大二千二百余名黨員代表審查,由無數人的智慧匯聚而成了這樣一份指導全黨全國人民行動的綱領性文獻。這已不僅僅是一份報告,而是黨中央向全中國人民提交的一份關于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的完美答卷。廣泛的代表性、充分的民主協商、成稿的科學嚴謹,從報告起草便得以充分體現。

十九大報告既是“宣言書”,更是“動員令”,它推動各項科學決策的落地落實。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一切只為實現人民心中的偉大夢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精準扶貧、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反腐敗工作等等,時至今日,一個個成果有目共睹,我們可以看到,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使天空陰霾日減,藍天白云重回我們上空,人們的呼吸越來越順暢了;我們也看到,脫貧攻堅使幾千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中國的減貧事業(yè),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我們還看到,“打虎拍蠅”、“八項規(guī)定”,巡視巡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已經形成……正是在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體系下,才會有一個個喜人的變化,“眾人的事眾人說了算,集中力量辦大事”才會成為現實。

 三、九三學社,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定維護者與參與者

1949年9月,九三學社在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電中表示“愿盡一切力量,擁護大會的決議,將革命進行到底,建設一個嶄新的、強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一開始,九三學社就緊緊跟隨中國共產黨的步伐,積極參與協商建國與新中國建設,做出許多驚天偉業(yè),涌現無數可歌可泣的時代楷模與先鋒人物。前有鄧稼先、趙久章、周培源等一大批九三先輩,現有潘建偉、王賢才、葉勇等時代先鋒、九三楷模,一代代九三人前赴后繼,推動著九三學社事業(yè)與多黨合作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周恩來邀請九三學社梁希擔任新中國第一任林墾部部長時一段對話頗有意思,周:“為人民服務,當仁不讓”,梁:“為人民服務,萬死不辭”。為著同一個目標,本“為人民服務”之初心,九三學社一直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七十年間,九三學社也曾歷經曲折,有過解散與保留的思想斗爭,參加過“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運動,經受過“文化大革命”的嚴峻考驗,而今,九三學社以更加堅定的決心與更加堅實的步伐,緊跟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向前邁進。今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提出社中央名義提案42件、界別提案30件,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個人提案125件。其中,“推動長三角科技協同創(chuàng)新”、“提升污染防治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制造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示范推廣”等提案,受到了眾多媒體關注和解讀,在參政路上邁出堅實步伐。今年,社中央還準備集全社之力,扎實做好科技型民營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草原生態(tài)修復、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業(yè)污染和鄉(xiāng)村環(huán)境治理、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革、軍民融合發(fā)展等重點調研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九三人正全力以赴。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為引領,多黨合作事業(yè)的新征程已經開啟,如何將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執(zhí)行好并發(fā)揚光大,將其強大的政治優(yōu)勢充分彰顯出來,成為我們每一個九三人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我們將牢固樹立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牢記使命,開拓進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以優(yōu)異成績向建國70周年獻禮。(九三學社大渡口區(qū)委專職干部、大渡口區(qū)政協委員  冷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