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直播官方版_爱爱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_爱爱直播安卓高清版下载

王志珍: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來源:????時間:2008-04-01

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以此來形容今年65歲的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不無恰當。十幾年來,她和學生們一起開荒、播種、耕耘,如今終于迎來科學生涯的金秋時節(jié),花兒開了,果子也慢慢成熟。

王志珍生活儉樸,面積不到20平米的辦公室,兩排書柜把本已狹長的辦公室“擠”成了一個過道,屋內除了玻璃茶幾是花99元錢買的,其它都是她回國后從實驗室淘汰的舊家具中‘揀’來的。“辦公室的級別與我的科學實驗沒有直接聯(lián)系,中國現(xiàn)在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納稅人給科學家做研究的錢不能浪費,應該最有效地真正用在科研上。”辦公室墻上掛著一排照片:胡錦濤主席給她頒獎的照片,與恩師鄒承魯先生、師兄許根俊院士和師弟王志新院士的合影,還有她獲得各種獎項時與其他獲獎者的合影。一張世界地圖和一張中國地圖上標記著她曾經去過的地方。就在這簡單的辦公室里,王志珍十幾年如一日地實踐著自己的科學人生。

不惑之年真正進入狀態(tài)

1979年初,年近40的王志珍幸運地得到德國洪堡獎學金,成為“文革”后較早走出國門的訪問學者。她首先來到世界上成功進行胰島素人工合成的三個研究所之一的德國羊毛所,從事胰島素化學研究。期間她也曾到英國、美國做胰島素作用機制的研究。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功是中國科學家震驚西方科學界的一件杰作。 鄒承魯 先生的工作使分離的胰島素A鏈和B鏈正確組合起來的產率比當時國際上發(fā)表的高得多,于是確定了胰島素人工合成的路線,并保證了合成的A鏈和B鏈生成有活性的天然胰島素。上世紀80年代初,王志珍回國后參加了胰島素合成的基礎理論研究,這項工作后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進入20世紀90年代,已是“知天命”年齡的王志珍決心回國砌出一只自己的“爐子”,并把它燒旺起來。1993年初,她回國開辟了蛋白質折疊研究的新領域:折疊酶和分子伴侶。當時人們只知道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的酶性質。在人工合成胰島素工作積累的基礎上,王志珍與 鄒承魯 先生在1993年提出了“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侶”的假說,發(fā)表在著名的FASEBJ雜志的“假說”欄。但是,提出“分子伴侶”概念的英國科學家在英國皇家學會的一本雜志上明確指出“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不是分子伴侶”。這時,王志珍和她的學生們堅定地踏上了為他們提出的假說提供實驗證據(jù)的艱難歷程。王志珍巧妙地選用不含二硫鍵的蛋白質做靶蛋白,讓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的酶活性“英雄無用武之地”,成功地為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所固有的,與其異構酶活性相獨立的分子伴侶活性提供了最早的確切的實驗證據(jù)。論文被J.Biol.Chem,(生物化學雜志)立即接受并發(fā)表在Communication(短訊)欄,1997和1998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國內單篇被引用最多的10篇論文之一。接著,王志珍又利用他們發(fā)現(xiàn)的化學修飾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的特殊性質,確切區(qū)分并證實了該酶的兩種活性在含有二硫鍵的生理靶蛋白折疊過程中的共同作用,從功能水平確認了異構酶和分子伴侶兩種活性和它們的協(xié)同作用。論文發(fā)表在EMBO J,(歐洲分子生物學雜志)上。有關的一系列論文不斷獲得較高的引用,他們也多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報告,在國際雜志上作綜述介紹。現(xiàn)在,“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侶”的假說得到了國際同行的普遍認同。

“我感到比較欣慰的是,我們獲獎的工作都是我們在國內的實驗室里進行的。”“我們在國內的這些工作不是我把我在國外時的工作搬回來的延伸,而是在國內工作積累基礎上的發(fā)展、開拓,躍上新的臺階。我相信我們中國科學家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原始創(chuàng)新成就。”

做基礎研究就要能坐冷板凳

“我是做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目前還沒有直接涉及醫(yī)學上的應用。應用的突破一定是建立在長期基礎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因此做基礎研究的人更要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坐冷板凳。”談及自己研究的意義,王志珍表現(xiàn)出科學家的謹慎。

王志珍的研究領域是蛋白質折疊,蛋白質折疊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課題之一,與人類健康密切有關。研究蛋白質的折疊就是研究與蛋白質特定而復雜的空間結構的形成相關的規(guī)律?,F(xiàn)在發(fā)現(xiàn),蛋白質分子構象的異常改變就可能引起疾病,例如“瘋牛病”是由一種被稱為Prion(朊蛋白)的蛋白質的構象改變引起的,這種“壞”蛋白可以感染“好”蛋白而進行傳染。還有老年性癡呆癥和巴金森氏病等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以及白內障等都是因為某些特定蛋白質的折疊發(fā)生了錯誤而造成的“構象病”。“我們現(xiàn)在的興趣更多的是蛋白質錯誤折疊的問題,以及分子伴侶在防止和糾正錯誤折疊中的作用和機制。這里有許多重要的基本生物學問題需要解決,可為治療構象病的藥物設計帶來許多機會。我們非常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能為這些疾病的治療做出直接的有價值的貢獻。”

王志珍的工作時間表是從周一到周“七”,每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段。大年初一也能看到她在實驗室。“做科學研究首先要努力,要全身心投入,科學家都是極其勤奮刻苦的。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我一直處在一種很緊迫的心態(tài)中?,F(xiàn)在新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人,二十一、二歲大學畢業(yè),接受正規(guī)的博士生訓練,再經過博士后的深造,走上自己獨立的科研道路。而我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shù)沒有經過博士階段的訓練,快四十歲了才開始有機會去做年輕人二十幾歲就做的事情。我們失去了最富創(chuàng)造性,最有精力的10年。一旦有機會學習和工作,我們恨不得一天當作兩天用,有一種拼命追著時間奔跑的感覺。”

王志珍對研究生教育極其認真負責,她認為博士生應該樹立熱愛科學和服務社會的觀點,通過一個題目研究的全過程得到科學精神、思維邏輯,研究方法、科學語言和文字表達等全面的培養(yǎng)。她以身作則,從打掃實驗室開始,到選題、實驗設計、學術報告都和學生一齊進行,至今她的每篇論文她都是從頭到尾親自撰寫,一篇論文通常修改幾十遍后才投出。她的學生曾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優(yōu)秀獎,全國百篇優(yōu)秀論文獎等:她本人也因此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導師獎。在物質和功名誘惑越來越多的今天,她仍然堅信有一大批真正有志向攀登科學高峰的優(yōu)秀的年輕人,她愿意做他們的鋪路石。

告誡自己不要“靠虛名過日子”

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一次會議上,王志珍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2005年底,她當選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雖然在外人看來,王志珍十分成功,但她卻一直認為自己只是那一代科學工作者中極其普通的一員。她常說,“我們這一代人很少考慮今天人們常說的家庭和事業(yè)哪個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問題,因為我們從小所受的一貫教育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家庭和個人是應該服從組織和工作的,后者總歸是第一位的。當然,做研究,興趣還是十分重要的,沒有興趣,肯定是做不好的,有了興趣,慢慢地自然就會形成一種做科研的人普遍都有的工作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我特別敬仰老一輩的科學家們。他們熱愛科學,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做研究,教學生。他們嚴于律己,也不懂得今天人們熱衷的所謂‘享受生活’,做人高風亮節(jié),而且有著深厚的東西方文化底蘊和修養(yǎng),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遠遠不及的。”

對于一位女性科學家的卓著成績,她的回答多少使人有點意外,“說實話,我確實很少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女性。我成長的年代,所接受的教育是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她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放低對自己的要求。“我們這一代人總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做什么事都認真負責。我被選上院士后壓力就更大了,因為大家對院士的要求更高,而自己的年齡在增加,精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都不如以前了,但榮譽卻好像多了起來,所以我老是有危機感,只能更加努力勤奮。”